世界金融史三千年:第九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如何以賠款牽制列強
摘要:
[催生德意志帝國的工商業措施]
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小邦中有一個叫普魯士公國(Duchy of Prussia),拿破崙讓普魯士丟失一半以上的土地和人口,在超強的憂患意識下,它們開始思考如何拯救民族命運。於是在1820年通過《教育法草案》後,1870年出現了教育普及率97%這個史無前例的數字;在1834年以普魯士為核心的北部小邦取消了彼此的關稅;1839年關稅同盟境內鐵路長度已超過法國。
如果說鐵路是德意志的血脈,血管裡流淌的則是德國銀行的資金。關稅同盟成立前,聯邦境內大概有70多種貨幣,貿易發展加上修築鐵路增強了對統一貨幣的需要,1837年七月關稅同盟達成協議,以現有的普魯士塔勒(Thaler)為基礎建立「科隆馬克制」,1馬克等於14普魯士塔勒。1868年,普魯士關稅同盟在第四屆聯合會上廢除了柯隆馬克,決定逐步取代銀幣制度,1871年開始實行馬克制度,銀行以金錠做發行準備。1871年一月十八日包括普魯士在內的22個邦及三個自由城市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國,由普魯士國王出任帝國國王。1873年,在普魯士國王的操縱下,組建帝國銀行(Reichsbank),統一馬克幣值,由32家銀行在各邦發行馬克紙幣。
馬克誕生,標誌著經濟上德國也最終實現了統一。1893到1913年,德國電氣工業總值產值增加了28倍;1913年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此時英國正享受全世界殖民地帶來的豐厚利潤,原有的工業體系足以支撐國內政治、經濟、軍事需要,自然也放棄了試錯過程,終於形成了路徑依賴,走入西班牙、荷蘭等第一代強國的宿命。如果說美國經濟成功源於新大陸居民追求財富的夢想,德意志經濟成功則更多歸功於普魯士的地緣競爭,這是歐洲大陸試錯過程中另一個成功的典範。
[戰爭背後的資金流向]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英德兩國的金融實力之戰,耗盡了歐洲的經濟資源,卻成就了唯一的勝利者--美國。還沒有調兵遣將,參戰過就在金融上出招,試圖摧毀對方經濟。1914年七月底,英格蘭銀行先下手為強,將貼現率從3%調高到10%,吸引資金回流英倫諸島。柏林當時還沒有統一的貼現中心,資金立刻出現了恐慌,德國帝國銀行出現擠兌現象,一個月存款減少了20%。德國銀行處理的方式簡單而粗暴:馬克與黃金脫鉤,停止兌付黃金;不過在金本位時代宣布與黃金脫鉤,等於斷送了自己貸款的途徑。
賽拉耶佛事件後,機會終於來了。8月2日德國出兵盧森堡,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是要錢的。理論上,一個國家支付戰爭費用的方式是徵稅;實際上,最好的戰爭籌資方式是貸款(外債)。理由第一:徵稅或內債會將低國民支援度,而且速度太慢;第二:勝利後,債務可以完全轉嫁給戰敗國。比如說,中日甲午戰爭等於日本用中國的錢在打中國。而德國的選擇,是對內借款。因為德國人很實在(嚴謹),戰爭肇始,不指望找倫敦融資;而最大的中立國美國卻一直唬弄大家說自己要中立。
1914年,美國出口還要靠農產品支撐,七月德國還從新大陸僅口了260萬蒲式爾小麥,八月份卻連一粒麥粒也沒進口。威爾遜總統也被棉農逼得無路可走,不得不號召全國人民每人買一包棉花......。在美國想要保持中立的情況下,參戰國基本上無法向美國融資,但法國承諾向美國借來的錢將全部用於購買美國商品,使得美國中立態度開始動搖。10月23日,花旗銀行副總裁公開表態,簡言之就是這筆融資生意美國不做,還是會有其他人做,最後吃虧的仍然是美國。接下來威爾遜總統即表態,承認協約國借款合法,不過不准以國家名義。1917年,美國授信給協約國的信貸已達23億美元,根據《泰唔士報》估計,協約國幾乎一半的戰爭費用來自借貸,最大的債主是紐約金融市場。
與之相比,德國僅僅獲得了2700萬美元。英國在不斷向美國貸款的同時,在德國海外貿易航線上設置了很多水雷,就連美國運往歐洲中立國的非禁品,也常被截獲,英國的理由是,這些物品可能會被送至德國。然而1916年後協約國的支付能力越來越弱,整個歐洲的黃金已經不足35億美元。如果協約國找不到方法支付欠款,會拖垮美國經濟,市場低迷、公司倒閉、失業率高......。為了借款,美國政府的態度有了實質性的轉變。從1914年夏天到美國參戰的1917年四月以前,美國共向交戰雙方貸款21.6億,其中21.24億美元是流向協約國的,同時美國金融界還從交戰國回購了超過30億美元的證券。
最後德國看輕美國實力,挑釁美國後,沒想到帶來的是美國憑世界第一的生產能力,迅速成立了一支海空軍,參戰僅半年德國的潛艇優勢就被打破。戰爭中,誰能拿出最後一個美元,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1919年6月28日,協約國和同盟國在巴黎凡爾賽宮簽署合約,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戰後賠款令英美法各懷鬼胎]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未必意味著真輸,戰勝也未必真贏。法國在一戰中喪失大片領土,本土產業也在戰火消失殆盡。所以法國不但希望透過戰爭賠款恢復經濟,還想一舉摧毀德國的工業基礎。不過美、英可不這麼想。一戰後,日不落帝國精銳耗盡,還欠了美國一屁股債,對英國來說,法國就是歐洲最強大的敵人。美國人則認為,絕不能讓英法再繼續領導世界,戰後全球格局將是美國的世界。由於法國堅持主導和談,美國憤然拒絕出席會議;甚至還主動放棄德國戰爭賠款--不要賠款不代表什麼都不要,美國沒收了德國所有艦船,其價值是賠款的兩倍。鑑於美國退出和談,1920年六月,英、法、比、意達成協議,要求德國賠款2690億金馬克。鑑於德國確實賠不出這麼多錢,1921年德國代表提出自己只能賠五百億金馬克,另外還得把西里西亞還給德國作為先決條件。這個要求法國無法接受,隨後遭到了賠款委員會的拒絕。既然不同意,乾脆不給了,德國就連兩百億馬克的首付也只賠了40%,其餘就是不給!
委員會重新核定、降低賠款後,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德國五月份前必須交付十億馬克,否則出兵魯爾區。6月24日,德國外交部長在街頭遭人槍殺,德國終於找到藉口要求延緩償付。關鍵時刻,美英的態度卻變得非常曖昧,英國為了不讓法國拿到巨額賠款,發出條件只要美國勾銷英國戰爭賠款,英國就永久放棄德國及同盟國賠款。凱因斯也開始搖旗吶喊:只有恢復德國的購買力才能恢復英國經濟。經濟學理論說到底要為政治服務,所以,凱因斯的理論就此流傳。有了英美支持,德國吃了定心丸,要求無限期延期全部債務。
法國很憤怒,1923年1月11日,法國以確保賠款支付為由,出動十萬名士兵佔領了德國魯爾區(Ruhrgebiet)。魯爾危機公開化了美法、英法之間的明爭暗鬥,當月雙方就進行了友好的交談,達成一致意見--聯美、挾法、助德。為了打擊法國,美國開始在倫敦市場拋售法郎,法郎迅速貶值,財政信用下降。隨後,英美聯合指出魯爾事件並非在《凡爾賽條約》下授權,英美將不遺餘力助德。只有共同利益,沒有永遠朋友,這是國際政治舞台亙古不變的真理。
[後一戰時代的各國角力]
1923年戰後談判重開,主導權到了美國手中。1924年八月協約國正式批准到「道威斯計畫」(Dawes Plan),旨在扶持德國走出危機,對抗法國。其中規定,英美每年為德國提供八億金馬克貸款,暫時不再討論德國賠款總額和支付年限;德國可以在歐洲、美國市場發債融資,法國必須帶頭購買這筆債券。法國虧大了:一戰持續四年,戰場有三年擺在法國,德國本土保留了工業體系;法國不可能毀滅德意志民族,義務教育催生的人力資源也得以延續。1924年至1929年,德國從英美獲得326億金馬克,同時德國卻僅支付了110億金馬克賠款。正反一算,流入德國的資金不但沒因貸款減少,還賺了。
1928年德國以經濟困難為由拒絕支付該還的25億金馬克賠款,同時要求修改「道威斯計畫」,力圖一口氣解決賠款問題。英美表示支持,法國反對。反對無效。國際政治舞台,只是強者的舞台,我們這個時代被記錄的,永遠只有強者。1929年十月,紐約股市暴跌引發了全球第一次大危機,全球資本注意世界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危機,德國也確實無力賠款。1931年宣布延遲支付一切政府間的債務、賠款、和救濟借款本息。這些事件導致了一個非常惡劣的結果:1932年一月,德國公開宣布今後將無力也不會再支付賠款。此時,距離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已經不足一年。1932年,協約國各方批准《洛桑協定》(Treaty of Lausanne),規定德國支付30億金馬克了結所有賠償事宜。
德國戰爭賠款,英法、英美、美法、美德之間的連橫合縱,幾乎會了二十世紀年代西歐強國的所有恩怨。最終,德國雖敗猶勝,但在名義上的戰債壓迫下,民族復仇情緒瘋長,給世界埋下了不幸的種子。
[美元與英鎊的較勁]
第一次世界大戰最重要的結果不是歐洲損失了多少財富,而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歐洲的性質,戰後這個世界再也不能建立一種長期維持的國際關係體系。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曾經,英鎊是世界上最硬的通貨,倫敦銀行系統也是全球資金運轉中心;現在,美國是全世界的債主,國際貨幣體系,美元已不再僅僅是問鼎之勢。1919年三月,英鎊匯率下跌78.2%,正是放棄金本位;法國、義大利、相繼表示正式脫離金本位;整個世界,只有美國能維持金本位。問題是,英法不能放棄金本位,否則各國匯率將無從談起。1922國際聯盟在熱那亞召開國際金融會議,要求與會國實行以金本位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為了支持這個體系,英美向奧地利、匈牙利、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提供貸款,使他們有能力改組貨幣體系。
1925年、1928年英法先後宣布實行金匯兌本位制度,這仍舊是一個有著嚴重缺陷的國際貨幣體系。第一個問題:英鎊作為最主要的國際支付手段,卻只有9%的世界黃金儲備,世界黃金儲備的一半被美國控制,根本無力維持金本位。第二個問題是:美國經濟實力增長,紐約成為第二個世界級金融中心,各國之間也必須清算往來資金,而倫敦和紐約之間的利息往往不一致,資金清算很難執行。第三個問題是:協約國償還美國戰債的前提是德國賠款,而德國賠款又來自於美國貸款,美國無疑在相當程度上控制了歐洲經濟,而英鎊卻是世界通用的貨幣。英鎊、美元甚至法郎都想做國際貨幣,那是絕對會出事的。從此,世界變得一團糟。
[第一屆G10高峰會]
為解決這個問題,1932年美、英、德、法的巨頭們達成協議,希望國際聯盟召開一次國際經濟會議,根據協定,會議地點在倫敦。當時羅斯福剛剛就任,立即邀請十國首腦赴華盛頓,希望就經濟問題達成「根本性的諒解」,簡言之就是美國要先顧好國內經濟,才能再顧及國際貿易,換言之:大家得先讓我強大--英國當然不同意,麥可唐納率先提出:「為使經濟恢復,必須消除阻礙」,亦即希望美國降低關稅。針鋒相對,美國國會在會議期間通過《赫爾法案》,要求各國自1933年6月12日起將現行關稅普遍降低10%,美元貶值15%-20%。就該法案,歐洲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穩定美國匯率。英法諸國的意思,直白點說:美國還是要穩定匯率,保證黃金兌付。即使如此,初期結果看來還是不錯。
6月15日,三國央行就是場匯價達成了協定,穩定幣值的消息透露給報界後,美元匯價立刻回升。如果這個匯率體系真的執行下去,美元鐵定升值,而這是羅斯福不願意看到的。6月17日,羅斯福電告代表團,不能在協定上簽字;6月22日,美國代表宣布,華盛頓當局認為暫時穩定貨幣的措施在目前是不適宜的。7月13日,羅斯福再次發來電報,簡單說就是希望打開歐洲市場擴大進口,這個目標在此一覽無遺。這封電報使三國銀行家的努力付諸東流。
在一體化的世界經濟中,任何國家都不能對經濟危機置身事外,老大不能只顧自己,如果小弟都完蛋了也對老大一點好處也沒有。至於借助自身經濟實力強行向小弟灌輸價值觀,甚至干涉小弟家事就不是責任了,而是霸權。七月,倫敦銀行發生擠兌,世界人民都來擠兌黃金,為此失了兩億英鎊黃金,當年九月宣布脫離金匯兌本位制。此後,各國紛紛放棄了金匯兌本位制。既然不能靠美國當老大,英國糾集了英屬殖民地形成了英鎊霸權;法國從1931年開始連續從美國兌換了3.5億美元黃金,已有實力繼續堅持金本位,於是在法屬殖民地中形成了黃金集團;新興的美國也顯示了強大的經濟實力,形成了美元集團。簡言之就是英、美、法金融三國志。
小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