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世界金融史三千年:第七章 北美殖民地獨立-華爾街、紐約金融市場誕生


摘要:

[殖民地的成員與貨幣]

新大陸的歷史,是歐洲各國的移民史,前期以西班牙為主,後期以英法為主。來到新大陸的歐洲人,無論是哪國人,在國內通常是很有進取心的。

新大陸的第一批貨幣是海盜帶來的。海盜搶錢,有難度;花錢,就更有難度。無論歐洲大陸還是中國大陸,任何一個國度都不歡迎海盜,用搶來的錢,風險都很高。殖民地是個好地方,既沒有政府,也沒有人指責他們走私。海盜個工作是搶劫,既然是搶劫,就不能只搶一種貨幣。新大陸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貨幣,西、葡、荷、瑞典、甚至是阿拉伯的貨幣,在美洲大陸都見得到。隨著海盜洗錢數量的增加,鑄幣開始成為殖民地的交換媒介。

[殖民地的稅收與稅制]

在殖民地,英國王室派出的管理者叫做「總督」。這聽起來很拉風,實際上是很窮的行業,因為沒軍隊、也沒錢,收錢也得靠地方自治組織--議會--協調地方事務。而隨著移民商人的成長,它們逐步控制了議會;而商人肯定要維護自身利益,於是王室所發布的命令最後大多會走樣。身為宗主國,英國當然希望在新大陸的殖民地攫取利益,所以,稅,還是要收的。英國最大的稅收就是貿易稅,但指望商人聽話交錢,是相當不明智的,由商人組成的議會很快地就想到一個辦法:以紙幣,繳稅收。但發行紙幣的銀行都沒有金銀儲備,且流通的狀況不是很好:海盜不要紙幣,一般居民也很少使用大面額紙幣交易,所以實際情況是,繳納稅收是紙幣最大的用途。於是,紙幣很快貶值。

十八世紀中期,新大陸造船業的成本已經比英國本土低30%到40%;1760年懸掛英國國旗的船隻,至少有1/3是在殖民地建造;十八世紀70年代,北美英國之間的貿易已經比世紀初成長了12倍......。隨之並行的是北美出現一批超級商人--走私商。儘管如此,北美在很大程度上只是英國在全球的一個棋子,英國隨時有可能為了本國利益而犧牲北美。當新大陸貿易熱火朝天的時候,英國卻忙著和法國爭奪加拿大的宗主權。為支付戰爭費用,亨利三世對殖民地提出了一連串的要求,包括對北美商船課重稅、禁止與法國的食糖貿易、印花重稅......。不過全都是餿主意。

[商人引導的獨立戰爭]

作為宗主國,英國在新大陸本來就沒有強力統治,脆弱的政治臍帶不能調和兩者的矛盾,北美獨立已是遲早的事情,而英屬東印度公司提供了火種。十七世紀以來,英屬東印度公司掠奪了大量財富,也積累了官僚習氣。沒有競爭的時候,靠著骯髒手段、暴力活動也能湊合著過;但現在新大陸的貿易結構與英屬東印度公司非常相似,形成了致命威脅。拯救公司唯一的方法就是特權:亨利三世希望把茶葉直接賣到美洲,於是授予英屬東印度公司茶葉在北美的壟斷權。既然可以用一紙命令壟斷美北茶葉的銷售,其他商品當然也能如法炮製。不過新大陸的商人是自己混出來的,他們可沒拿過王室或資產階級的一分錢,不但我行我素,走私船上換上海盜旗也不是不可能。北美商人對英屬東印度公司的回應是:耍無賴。他們經常偽裝或唆使印地安人襲擊英國商船,把英屬東印度公司的茶葉倒進大海,於是英軍封鎖了各個港口,禁止美洲航船出海。此舉等於斷了北美商人的財路,1775年,有人在萊辛頓(Lexington)打響了反對宗主國的第一槍,獨立戰爭由此開始。

商人領導的戰爭,也得籌款。以往戰爭籌款往往有三種途徑:一是徵稅,二是借款,三是發行紙幣。對殖民地來說,徵稅不太現實,議會大概找不到什麼繳稅的人;借款,美國連個像樣的政府都沒有(英國、歐洲大陸國家不承認美國政府);剩下的,只有發行紙幣(大陸券)了。1775至1780年,美國通貨總額2.41億美元,1779年一年竟然發行了1億元的大陸券(Continental Dollars),如果按照歐洲國家的經驗,美國貨幣體系即將崩潰。問題是,這裡不是歐洲,是新大陸。美國既然自己選了政府,也就破除了貿易中最大的障礙,生意越做越大,美國類似一個自由港,消除了特權,沒有關稅。無論是歐洲還是美洲,包括海盜在內的人,都來這裡做生意。隨著貿易量的增加,也就降低了通貨膨脹的風險。這是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個奇蹟,戰爭促進了經濟發展,而且不是靠賣軍火。

[美國金融之父:漢米爾頓]

對聯邦政府來說,獨立後的日子簡直是一場噩夢。聯邦欠下一屁股債,更離譜的是,大陸議會完全沒有徵稅權,只有建議權。且當時的北美,民眾普遍把徵稅視為暴政,聯邦政府要說服各州納稅,廣大的美國人民是不會接受的。瀕臨破產的財政成為聯邦體制的致命缺陷,缺錢不只產生兵變,與此同時,大陸券與金銀比價的波動幅度,一日內甚至可達20%。聯邦政府危矣,如果沒有漢米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的話。1789年,漢米爾頓臨危受命,成為華盛頓的第一任財政部長。他的施政方針,說複雜點,就是以聯邦信譽建立中央銀行應對財政危機;說簡單點就是發行紙幣。他認為只有仿效英國建立英格蘭銀行,才能維持銀行體系的穩定,新大陸應該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銀行統一貨幣。令漢米爾頓沒想到的是,他建立的中央銀行,催生了美國證券市場。1791年,總統批准成立「美國第一銀行」,執行中央銀行的職責。7月4日,美國第一銀行股票開始上市交易,所有股票在短短幾小時內被認購一空;僅一個月,第一銀行的股價就從20元(發行價)飆升到325美元。就如同南海、密西西比泡沫一樣,所有人,都在推動股價飄升。一批經紀人開始租用固定交易場所交易股票。1792年3月21日,24個經紀人組成了一個有價證券交易聯盟,此即紐約交易所的前身。

聯邦政府給第一銀行的任務,是防止貨幣混亂;第一銀行的主要工作,卻是製造混亂。第一銀行經常收集州立銀行的銀行券,到一定數量時,突然要求銀行兌付黃金,製造擠兌。這種做法很快地在貨幣市場中形成一種恐怖的氣氛,各銀行紛紛收縮信貸,利率很快的飆升到一天1%。面對突如其來的貨幣收縮,漢米爾頓果斷出手,命令財政部收購第一銀行股票,支持市場,同時開放讓商人可以用短期票據繳納關稅(先前只能用黃金或者聯邦票據)。無論如何評價他的救市,最終結果是金融市場在財政部的支持下,平穩度過了建國後的第一次波動。

1811年,第一銀行特許權到期,州立銀行聯合向國會提出議案,認為第一銀行涉嫌不公平競爭,要求撤銷特許權。當年,第一銀行的特許權沒有獲得延展,關門收攤(傑弗遜之後的總統麥迪遜也不喜歡銀行)。美國政府的政策可能錯了,因為歐洲投資者持有美國第一銀行80%的股份,第一銀行關門,意味著800萬美元的金銀鑄幣流出美國,這在當時是個天文數字。漢米爾頓的做法或許過於行政化,但總好過大家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好。傑弗遜主義者(包括總統麥迪遜)摧毀了中央銀行,也讓華爾街成了脫韁野馬,自此成了沒人監管的市場,直到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更不幸的是1812年美英再次開戰,政治動盪下,金銀開始向歐洲回流。當年,各州銀行紛紛宣布停止兌換金銀鑄幣,美元劇烈貶值,聯邦政府被迫接收大量沒有價值的銀行券,蒙受巨大損失。

[曇花一現的中央銀行]

美國人很快地學乖了,1816年,麥迪遜尚未做滿任期,國會就要求總統重建美利堅眾合國銀行,即美國第二銀行。但與第一銀行相似,這次的總統安德魯‧傑克森(Andrew Jackson)也不喜歡銀行,同樣否決的特許權的延長(第二銀行總裁尼古拉斯‧畢多(Nicholas Biddle)提前四年申請延長),理由是,第二銀行將國家財力集中於同一機構,將貸款集中於東部工商業,涉嫌違憲。結果一:聯邦資金立刻撤出第二銀行;結果二:個人信譽欠佳的總統創造了美國歷史上信譽最好的財政部,無外債也無內債。不過第二銀行總裁畢多並未被傑克森嚇到。只要收縮貨幣,市場就會下滑,聯邦只能遷就第二銀行。於是,第二銀行立刻收縮貨幣信貸,製造金融市場的緊張氣氛。不過州立銀行並不配合,畢竟第二銀行是它們的眼中釘,沒有他們搞清洗,他們可以放心地擴大信貸;反擊也沒有嚇倒國會。四年後,特許命令到期,第二銀行關門大吉。

但這麼做,肯定是不對的,第二銀行定期搞清洗,使得銀行在放貸時有所顧忌,貸款不會無節制的擴張。銀行過度擴張的結果,讓實體經濟無法再支撐數量龐大的銀行券;傑克森也把國債市場也取消了,使貨幣失去了最重要的對沖手段。貨幣自己找到的歸宿,是證券市場,而傑克森的處理方法,簡單而粗暴:為收縮銀行貨幣,1836年他規定所有土地交易必須使用金幣或銀幣;當年7月11日,強制推行金銀幣作為貨幣。自此,銀行券開始不好使用。第二銀行恰好於1836年關門大吉,失去第二銀行,市場上的貨幣似乎突然消失了,通貨緊縮如期而至,利率上升,對證券市場產生毀滅性的打擊。美國因此經歷了歷史上的第一次大蕭條。

[改變華爾街的發明與創新]

《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規定「為促進科學和使用技藝的普及,應給予發明家和作家的著作一定期限的專利保障」,這種下了繁榮的種子。專利制度激發了美國人發財的夢想,只要能創造出比別人更先進的技術,就能發財。創新,是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興衰的根本,後面會看到,每一個關鍵的時刻,都是創新決定了世界走向。當然,任何一個創新都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是,有了制度激勵,無數次的偶然中,肯定有必然。

華爾街一飛沖天,靠的就是創新。第一項改變華爾街的創新,叫做電報,資訊將各地市場連成一片,紐約市場更加成熟,吸引了來自各地的資金和炒家,成為和倫敦並肩的國際金融中心。第二項刺激證券市場的創新,是鐵路。對華爾街來說,鐵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組建鐵路的公司為它們提供了新的故事素材和投機工具--鐵路公司股票。

[全球經濟危機首次登場]

1846年,美國vs.墨西哥,戰爭爆發。結果:墨西哥喪失一半領土,包括加利福尼亞州等在內的120萬平方公里被併入美國。併入美國的,不僅僅是土地,還有加利福尼亞地下的金礦。拜電報所賜,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人民奔相走告,全球吹起淘金熱;1851至1855年,加州黃金產量佔世界的45%,美國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產金國。淘金熱的另外一個結果是:貨幣供給增加,錢多了。而貨幣擴張一旦開始,錢的數量就會螺旋上升,把黃金產量遠遠拋在後面--1855年美國銀行的總體鑄幣儲備只剩下14%,1837年以前的這個數字是50%。隨著鐵路逐步飽和,冶鐵、採礦、製造的一批行業已經開始不景氣。華爾街,災難在旦夕之間,加上一般投資人的倒金字塔投資,後果是災難性的。1857年8月,密西根中央鐵路公司總裁辭職,股價開始下跌。多頭市場前期,一兩個負面消息未必能遏止上揚,但在空頭市場前期,平時可以承受的消息,也足以成為重大利空。第一次全球經濟危機在紐約登場,電報迅速把訊息傳遍全球,紐約悲劇蔓延到西歐,甚至中國。

1861年,美國爆發南北戰爭,毀滅了舊市場,也創造了新的市場,繁榮將再度蒞臨。

[南北戰爭,為銀行而戰]

美國北部以工商業為主,南部則以農業為主,剛剛建國的美利堅合眾國,南部多是大型農場--奴隸農場。南方諸州的資金來源是北方銀行,農場以收成做抵押向銀行貸款,每季收成後再和銀行分成。借錢反而對南方諸州對銀行深惡痛絕,因為利息實在太高。在銀行制度上,南北雙方的矛盾很難調和。更難調和的,是關稅。北部以工商業為主,當然希望透過閉關鎖國保護國內產業,方法是提高關稅;然而提高關稅也提高了南方奴隸主的生活成本。儘管南北爭端由來已久,北方諸州從政治家到士兵,並沒有下定決心開戰,銀行家更關心貸款是否能安全收回,更沒有議員敢承擔分裂聯邦的罪名。但南方以對叛亂準備多時了,因為北方是經濟增長結構下的長期受益者,而南方是受害者。1861年,林肯當選總統,南北戰爭由此爆發。

戰爭爆發使得北部經濟衰退,破產的銀行比1857年的金融危機還多,主要是南部各州欠北部銀行三億美元貸款。林肯很鬱悶:「國家根基已動搖,我該怎麼辦?」他想出來的辦法簡單而愚蠢:啟動印鈔機,以財政部名義發行鈔票,史稱「綠背紙鈔」(greenback)。綠背紙鈔使得黃金流動消失了(面對通膨威脅,人們選擇把金幣收藏起來);1863年國會通過《國家銀行法》,簡言之,某種程度上,林肯統一了全國貨幣,重建了中央銀行,最終改變戰時北方的貨幣混亂局面。事情結果相當戲劇化。戰時需要生產物資,而90%的製造業都在北方,新一輪的工業大投資由此開始;戰爭使勞動力減少,大型農業機械設施與軍工品同時增長。任何時代,貨幣增發都會刺激證券市場,因為,貨幣是證券市場的子彈,不過前提是在經濟健康的情況下。華爾街發現,鈔票和股票同時多了起來,拜戰時所賜,華爾街金融帝國誕生了!

 


小得:

1.在科技還不發達的時候,資訊流通較慢,這個設定是否可以在前期加入?超過一定距離的城市間,投資或其他交易的時間會被延長(不包括實體交易,實體交易應本來就花時間),但不確定這是否會降低遊戲性。而如果把時間尺度拉長,這點似乎就不用考慮,畢竟整個歷史間,一天兩天的尺度也不過是個瞬間而已。姑且暫不考慮,但這點倒是提醒了我們有時間延遲的設定,可以在其他地方加入。

2.加州吹起淘金熱,但最後由於趨於飽和同時又過度投資產生不景氣,這個經驗告訴我們,環境資源設定時,總量應該不能被玩家知道,或說,只有一個粗估值,風險才會存在。除了開採風險,還有邊際收益減少的風險,因為玩家不知道黃金總量確切還有多少時,才有可能會像加州經驗一樣,大家瘋狂投資,這樣才會產生損失。

3.美國南北矛盾的關稅面向,可以應用在玩家的城市內。當要全心發展自己城市的產業時,面對國外的產品競爭,可以用關稅來提升保護;同時也會面對到交易成本提升的副作用,這點就算並非實際會自然出現的現象,我們還是得把他強加上去,唯獨細節數字之後要仔細考慮。這點是我認為可以多少達到平衡,當豎起關稅壁壘時,外國要出口進來也必須以一個較高價格交易。雖然一般而言面對對手採用高關稅,玩家自然不會想獨厚對方,然而這裏可能有作弊的機會,所以提高交易成本,也就是進口價格會提升,來達到玩家自己權衡的目的。另外一點就是,我並不希望有太多的人採用關稅壁壘而完全不貿易,所以可能還得設定,如果超過一定關稅門檻,例如誇張的200%,又超過一定時間時,會有其他懲罰。

4.1812年美英開戰,使金銀大量外流,最後迫使各州銀行停止美元兌換鑄幣,造成美元大貶值。這點可以用來規範玩家需要有一定的黃金或其他對價準備,當這個對價品外流過度嚴重時,城市內會自己產生大貶值,然後被迫接收無價值的銀行券,導致損失。類似於社會信心指數的設定,不過這裡比較不影響該指數,比較像自然的匯率波動。

5.華爾街金融帝國的誕生也是來自於強大的生產動力,書中有句話很有道理:金融必須配合產業。原本以為會有一種玩法是可以單單操作國外的金融買賣來達到強盛,但國內的發展程度似乎也要到一定程度,但這邊說就顯得有點籠統,只能提點說當玩家能夠做到只操作國外金融而不事自己有一定程度生產時,必須要有相對應的處理。這點我想之後發現有做得到的可能的話,再作修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enting 的頭像
    Kenting

    奮身掙扎想脫離大壞的日子

    Kent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