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8、訪談作為一種交談行動
摘要:
學術訪談無法像聊天如此奢侈--可以不求甚解、話題恣意改變;森京子(2008)說的好,聊天(八卦)的重點就是聊天。學術訪談通常會預設一個目標,有特定的問題,希望能夠聽到受訪者敘說的故事。訪員也需要對研究主題的基本知識有足夠的準備。不過,同樣是訪談,實證主義、現象學、詮釋學、心理分析等取向的訪談,對於訪談的看法與操作過程確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傳統實證主義的訪談是以心理學的行為主義與實驗研究方法作為典範,亦即將訪談視為一種刺激-反應的過程。而且訪談需要標準化才能比較不同受訪者的反應。研究員認為「事實」是先於、外在於研究者而存在的;透過標準化的訪談過程,研究者可以逼近真實。
傳統訪談範型強調訪談是一個機械式地蒐集資料的過程,是一個人問問題,另一個人回答問題。訪員是受訪者為提供資料的機器,而研究者又視訪員為蒐集資料的機器。所以受訪者與訪員在訪談的過程中,都是沒有個性的參與者。Oakley(1981)認為,傳統訪談預設了男性社會學的模式,假定研究的中立與客觀,卻忽視研究中的關係以及提供的資訊不平等。論文著重資料的取得與分析,卻不討論訪員與受訪者相互的關係、對研究的感受,與互動的品質。
在詮釋學的的學術傳統下,Mishler(1986)則認為訪談是一種交談行動,是受訪者與訪談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受訪者並不是將已經存在腦中的記憶如實的呈現,而是用一種他認為訪員可以理解的、敘說故事的方式,去重構他的經驗與歷史。所以訪談是一種互動的過程,並非將在訪談之前就已經存在的客觀事實挖掘出來,而是不斷的在互動過程中創造新的意義。親身訪談與問卷不同,是因為研究者的存在本身就已經創造了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如果不追問問題、不質疑受訪者所說、不利用自己的知識與之對話,只用已設計好的問題,那不如填寫問卷就好。
[訪談的竅門]
(1)小心使用訪談大綱:方法的選擇決定於論文的研究發問,訪談的問題同樣是依著研究發問而來。也就是說,我們要設計一套研究問題(實際上要怎麼問受訪者的問題)來回答研究發問(研究要回答的理論與經驗問題)。而訪談的時候,訪員要準備多詳細的問題,依著每個人訪談經驗的多寡,而有不同的做法。經驗愈少的訪員,愈需要準備詳細的訪談須知,包括實際要發問的問題,以及預期根據受訪者的回答可能需要追問的問題,以及預期根據受訪者個回答而可能需要追問的問題。如此才能確保受訪者的故事能夠流暢地進行。切記不要按照順序找本宣科;有的時候只會按照順序回答是一件不道德的事情。Hesse-Biber(2007)曾舉一個實例,當受訪者講到人生一個大事件(如發現癌症),仍處在傷心的情緒時,訪員卻好像沒有聽到,就直接轉到下一個預定的問題。
(2)傾聽:傾聽是訪談最重要的技巧,Seidman(2006)強調傾聽有三個層次:首先是聽到受訪者說了什麼(我[本書作者]認為還要注意聽受訪者沒有說什麼);然後要聽到受訪者內在的聲音。例如我們說肚子痛,可能是需要關心、或是不想上學。再者是傾聽的同時,還能夠警覺談話的進行過程,查覺到已經用了多少時間了,還有多少問題還沒問,同時察覺受訪者的情緒與身體語言,以便回應新的發問。也不必怕離題,離題也經常帶來創見,開拓研究的視野。Weiss(1994)認為尤其在研究的初期,是否離題比較難以判斷。他的原則是「如果懷疑,先看看那裏有什麼」 (If in doubtm see what's there.)
(3)注意受訪者沿途留下的記號(makers):Weiss(1994)將記號定義為在敘述過程中受訪者所提及的重要事件或感情狀態。並且提醒,記號發生在講述其他話題的過程中,研究者要記得,且回到這個記號。如果放著讓它過去,是在暗示受訪者這個議題並不重要;也顯示研究者只關心自己有興趣的話題,而非受訪者的整體經驗。
(4)問如何(how)或什麼(what)vs.問為什麼(why):問為什麼,是在預期獲知事情發生的理由,可能得到簡短的回答;然而問如何,則可以知道事件發生的過程與細節。當然「為什麼」不是不能問,在得知細節與過程之後,還是可以問為什麼,以理解受訪者陳述的理由。
(5)詢問細節:邀請受訪者說故事、給實例,儘量不要問可以用「是」或「否」來回答的問題,也不是要他們對某件事情下判斷。另外,相信你的直覺,覺得回答後面應該還有故事的時候,請追問;受訪者的笑可能暗藏玄機,請追問;發現受訪者的回答有矛盾時,儘管問。
(6)詢問看法或態度(opinions):避免再訪談開始的時候,就詢問受訪者對某個事物的看法或態度。如果你一開始就問這樣的問題,則受訪者會給你回答,然後整個訪談內容就會嘗試與此答案一致,即使他有想到矛盾的事例。
(7)什麼是引導性的問題(leading question):什麼是引導性的問題?先舉一個問卷的實例。多年前政府計畫在蘭嶼設立國家公園,曾針對蘭嶼居民發出問卷。題目是:你希望蘭嶼成為1)垃圾掩埋場,2)國家公園,3)核能廢料場。結論可想而知。此外,當受訪者沒有直接給出答案時,訪員有時候會給實例來讓訪談繼續,或者藉由聯想來刺激想像。此時,要注意到也不要引導或限制受訪者回答的方向。
(8)訪員可以自我揭露嗎?一種標準的說法是,等到訪談結束之後再說(如Legard, Keegan & Ward, 2003)。不過也不必然如此,因為受訪者願意幫助我們,侃侃而談,如果我們守口如瓶不發一言不是很奇怪嗎?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讓受訪者從你的談話中,察覺你的偏好與價值觀,因而在隨後的回答中小心翼翼或者刻意討好。也就是訪員的分享,不能帶給受訪者壓力,認為要給同等的回報。
(9)可以和受訪者爭辯嗎?看情況。如果是向上研究(研究菁英),爭辯可能會危及訪談的關係。如果是向下研究,例如一位已婚大學教授訪談年輕母親如何養育子女的經驗,則訪員代表權威,受訪者會深怕自己沒有經驗,說錯話。如果在社會位階上旗鼓相當,判斷對方可以接受不同的意見,則可能因為爭辯而帶來更為深入的理解。不過也有研究者認為,反正不太可能在訪談的關係中就改變受訪者的態度,何必為此危及雙方關係,這樣反而會研究不到某一種受訪者。
(10)聽見口頭禪:把逐字稿拿給教授看(如果確認經過處理之後,沒有隱私的問題),他人可以指出自己說話的習慣。例如是否會搶話、沉默、口頭禪等等。例如:「你知道嗎?」 對說者而言是無意義的發語詞,對聽者而言,卻可能有質疑的意味。
(11)沉默的意義:一對一的訪談,要如何面對沉默呢?Gorden(1969)說得好,「沉默就像是音樂的休止符」,沒有休止符的音樂就不成音樂了。沒有靜默的訪談,顯示訪員的焦躁與不安,這種情緒會感染受訪者。沉默配合專注的面部表情與姿勢,可以給受訪者你對於他的故事有高度興趣的印象。打斷談話則傳達失去興趣與不耐。然而過多的沉默也可能帶來困窘,甚至帶給受訪者威脅。因此,訪員應該對於受訪者的步調與期待具有高度的敏感。
(12)訪談需要時間:一般而言,平均的訪談時間大約是一個半到兩小時左右。這樣的長度,可以涵蓋研究者有興趣的議題,也是受訪者可以接受的談話長度。當然偶而也有不到一小時、甚至長達七小時的訪談。這裡的重點是,觸及比較個人、敏感議題的時候,需要時間來建立信任關係、醞釀分享的氣氛。當時間對了,找到能夠聽得懂的人,才會以感情相訴。
(13)圖像與訪談:畫圖在社會科學中不陌生,跨文化兒童研究預設兒童表達能力較弱,經常使用畫圖的方法;臨床精神醫學的墨跡測驗常用以測量人格;發展心理學使用畫圖法來測量兒童的認知能力發展。高穎超(2006)的做兵研究,因體會到受訪軍人的談話經常在不同的時空跳躍,訪員一時難以釐清究竟是在說新訓、高裝檢、演習、還是日常業務的刁難。於是他請受訪者繪製「生命曲線圖」,然後由受訪者加以詮釋與解說。透過繪圖,研究者可以讀出口語背後所隱藏的關懷,也可以做為比對口述故事的參照依據。
(14)受訪者拒絕錄音:訪談要事先的到受訪者的同意。你可以說明錄音對你分析資料的重要性,以及你會如何處理錄音檔以保護受訪者的隱私,或者提醒他在訪談錄音的過程中隨時可以把錄音機關掉。如果受訪者堅持不能錄音,研究者也必須尊重。
(15)訪談逐字稿謄寫:從事深入訪談時,最好能夠做逐字稿,因為在訪談過程中,訪員當時有可能聽錯,以為聽懂得有可能是誤會。有了逐字稿可以核對上下文,也可能發現新的意義。建議是初入領域的研究生最好將訪談做成逐字稿,比較不會會錯意,資料分析也比較容易進行。
(16)逐字稿引用:訪談引文究竟該不該加以修飾,存在不同的看法。反對的理由是尊重原意;贊成的理由則是認為口語表達與書寫不同,逐字照抄反而是不尊重受訪者。但修飾仍以不改變原意為前提。作者建議是如果沒有特別動人,可以不要使用引文,而由自己的文字重述受訪者的意思。如果要使用引文,可以在維持原意的條件下,將他略微剪裁成較為通順的句子。不過有兩種情況真的需要一字不漏地照抄,一是研究者有語言學經驗,可以將這些口頭禪、停頓、遲疑等進行分析;一種是為了保留特定次文化說話方式。
(17)訪談以後:訪談結束後,可以寄一張卡片以示感謝。不過最好不要買那種常見的通俗卡片,上面只寫上謝謝兩字。卡片最好能夠個人化,針對不同的訪談經驗書寫不同的感想與致謝詞。至於訪談的逐字稿是否寄回給訪談者,則因人而異,決定於當初的約定或要求。
(18)需要與受訪者成為朋友嗎?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不要期待一個標準答案。Okaley(1981)強調訪員與受訪者的平等互惠關係,訪員問問題,受訪者也會問問題,並且經由重複訪談建立了朋友關係。Wise指出唯有在研究結束之後,真正的友誼才能存在(引自Ribbens, 1989)。其他學者認為,是否成為朋友決定於雙方是否有意願、有條件,但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讓訪談處在一個有善的氛圍中。訪談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互動情境,基於其學術、保密性質,可能受訪者會傾訴許多他自己並不會對親友說的個人私密經驗(但是研究者不可以藉著研究之名,探訪與研究沒有關聯的隱私,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究竟是以後可以繼續分享秘密的好友,還是當一個知道秘密的學術圈外人,研究者需要有足夠的敏感度。
[訪談基本句型]
訪談要如何問問題,因人而異。總之問問題的目的,在於收集有用、有意義的資料來回答你的研究發問,而問問題要傳達出訪員的誠懇、理解、有準備。問題雖然有預設大綱,但要彈性調整、隨機應變。一個訪談進行的結構,通常以介紹性質的、容易回答、沒有威脅的題目開始。困難、敏感、有威脅的問題通常在中段以後才問。另外,底下提供幾種訪談的基本句型參考。不過切記要活用,不要死背,否則讓人覺得太刻意。
(1)導覽(Grand Tour):導覽的問題邀請受訪者擔任你的導遊,帶領你再他的領域裡行走,然後告訴你什麼是重要的是情。如:「請你描述一下[某件事情]的發生經過?」
(2)角色扮演(Role Playing):「如果你是OO,你會怎麼做?/他會對你說什麼?」
(3)扮無辜(Play the innocent):「我不太確定是否真的了解你的意思,你能不能幫忙我理解你所說的OO是什麼意思?」
(4)回音/重複性提問(Echo/Repitition Probe):把受訪者的話重複一遍,讓他感受到你有認真在聽,而且能理解他的感受。「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先是...然後...]?」
(5)正確性提問(Accuracy Probe):「讓我說說看,事情的順序是OO的,對不對?」
(6)一致性追問(Challenging Inconsistency):「你先前講了A,後來又說了B,我有點不太確定,你能否跟我說一下...?」
(7)延伸追問(Extending the Narrative Probe):「剛才你曾經提到OO,你能不能跟我多說一些?」
(8)細節追問(Detail-oriented Probe):基本上是5個W的發問方式,當受訪者提到某個事件時,請對方儘量描述細節。
(9)相關性追問(Relevance Probe):「我不太清楚這兩件事情的關係,可以請你說明一下嗎?」、「其他受訪者曾經提到...,你覺得這和...有什麼關係嗎?」
(10)回歸正題(Steering Probe):「對不起,剛才我們的話題有點岔出去,我們本來講到[研究的主題]...」。
(11)舉例/釐清追問(Example/Clarification Probe):「你剛剛曾經提到OO,能不能跟我說一下OO是什麼意思?/你通常是怎麼做到OO的?/能否舉些OO的實例?」
(12)正當化/辯護追問(Justification Probe):在訪談的過程中,受訪者經常會對人事物下判斷。這種回答後面可能還有很多東西。例如受訪者說:「抱怨也沒有什麼用處」,這時候可以問:「怎麼說呢?」。下判斷也是一種思考的終止,詢問正當化的問題可以導向一個再思考的過程。
(13)比較/對照追問(Comparison/Contrast Probe):「你覺得一位好的指導教授和一位普通的指導教授有和不同?」
(14)唱反調(Devil's Advocate):挑戰也是探索主題的一種方式。你可以提供不同甚至相反的結論,來詢問受訪者的看法。「針對這點,我曾經聽過其他人說[不一樣的故事或看法],你覺得如何?」
(15)表現理解與感謝(Showing Appreciation and Understanding):看起來好像不是追問,可是當你展現此人格特質的時候,受訪者可能會因此多說一些。「你是怎麼走過來的?」、「那一定很不容易」。
(16)嗯嗯追問(Uh-Huh Probe):在受訪者回答問題的中途,適時發出「嗯、嗯」的回應,等帶受訪者繼續說故事。不過也有研究者提醒,不可以太清楚表達你同意或事不同意受訪者的看法,以免影響他的回答。
(17)沉默追問(Silent Probe):不說話也是追問的一種方式。使用沉默、點頭、專注的眼神、身體姿勢,以鼓勵受訪者繼續多講。
心得:
1.訪談原來也有這麼多的技巧在裡面,不過簡單而言就是要用心、邏輯清楚。目前也沒什麼訪談經驗,未來遇到絕對要回來再看一次本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