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9、論文的核心:研究發現與分析
摘要:
無論量化或質性,進行研究沒有一個最正確或最好的方法,我們該保持開放心胸,學習藝術創作的各種可能性。大抵上,研究者在做的事情都是提出有理論意涵、具創見的研究發問、蒐集扎實而豐富的資料,經由嚴謹的邏輯推理過程,進而提出可以啟發人的結論。
[宣稱、理由與證據]
當我們蒐集了堆積如山的資料後,別將資料依序排列然後開始撰寫。Booth、Williams與Colomb(2009)指出如此只是反映資料來源所說的內容,這種架構過於薄弱,無法支持複雜的論證。他們認為組織資料的原則應該是「根據你研究問題的答案與支持這個答案的邏輯」(頁120)。因此論文的組織在於支持你的宣稱,進而回答你的研究問題。它們提出基本論證的五項要素:宣稱(claim)、理由(reason)、證據(evidence)、承認和回應(acknowledge and response)、原理或論據(principle or warrant)。宣稱是用來斷言一件事情是真是假的句子,因而需要理由來支持。有時候一個理由又需要更多理由支持,一個句子因此可能同時是理由又是宣稱。而為了說服人,研究者必須提出能支持理由的資料與證據。「承認與回應」則是設想讀者可能質疑的部分、或不同的解讀,來提出適當的回應。或進一步提出普遍為真的原理或論據,當讀者相信這個論據,同理也應該相信你的研究。
[思考實驗]
思考實驗(thought experiment)是一個古老的探究世界的方式。他指的是用想像力進行實驗,「如果...那麼」(What...if...)。感官受限於只能檢驗存在的事物,心智卻能思索不存在的事物。伽利略雖然無法建構一個真空的實驗室,但經由思考實驗得出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在真空中掉落的速度是一樣的結論。他認為把一個重物與輕物連起來成為合成物,則合成物因為總重量較重所以掉落速度較快,同時輕物又掉的比重物慢,於是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兩者一樣快。未來無法實驗,過去的歷史也無法回歸、扭轉。因此生命或歷史一旦發生錯誤的時候,我們不禁想像「如果...那麼...」。西方的歷史可成不注重歷史事件年代的記憶與背誦,卻經常對學生提出如:如果哥倫布沒有「發現」新大陸、如果美國總統甘迺迪沒有遭到刺殺?來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虛擬歷史」也不只屬於想像馳騁的文學範疇,也可以是嚴肅的歷史寫作。藉由「反事實」的發問與分析,歷史學家能探究歷史事件的成因、癥結、與轉捩點,進而達到鑑往知來的目的。Garrett Hardin(1968)的〈公有地的悲劇〉(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也是一個典型的思考實驗。假想有一塊免費供大家共同使用的牧場,每一位牧人可以自由決定放牧幾頭牛。做為一個理性的思考者,要將自己的利益極大化,但這麼做卻使得增加牛隻造成的負面衝擊要由所有的牧人共同承擔,於是釀成了公有地的悲劇。Steinem(1980)指出論述與權力之間的糾葛,有權者的特質無論是什麼,都會被認為比弱勢者的特質較好,這與邏輯沒有太大的關係。於是她提出一個想像:「如果男人有月經」,月經就會變成值得羨慕的、可以大肆吹噓的男性事件。男人就會開始誇耀他的月經有多久、量有多少......。進而擔任各種刻板印象的職位也會因月經而得到「正當化」。
思考實驗可以對於尚未實現的未來、已經發生的歷史事件,或是無法經由實驗來測試的現象,運用研究者的想像力,來建立「如果...那麼...」的關係。然而想像並非天馬行空,還是需要堅實的學術知識作為基礎,以及邏輯推理的能力。
[理論結構與表格、圖形]
適度運用圖表,不只是將研究已經發展的理論概念以圖表的形式再現,而是在製作圖表的過程中進行邏輯思考,因而可以補足、深化、整合與延伸研究過程中的概念建構。
人本心理學家Maslow(1943)曾提出「需求階層理論」,認為人類有許多不同性質的需求,而且之間有先後次序與高低層級之分;只有在低層次的需求滿足後,高層次的需求才會產生。如果用金子塔來表現這個需求階層,可以一目瞭然,也掌握概念的核心。
Becker(2009)引用真值表(Truth Table)與類型表格的方法,展示如何將研究中看似雜亂無章的資料合併成有系統的類型(串珍珠成項鍊、聚雞毛成撢子)。
守規矩行為 | 被認為有偏差 |
+ | + |
+ | - |
- | + |
- | - |
二乘二表格是社會科學經常使用的資料分析策略,可以將複雜的資料簡單化、系統化。例如藍佩嘉(2005)的家務移工研究,處理雇主如何在家庭裡進行劃界的工作。他利用家庭界線(納入或排除)以及階級/族群差異(強調或淡化)這兩個面向,做成二乘二的表格,將之整合、找出差異之原因、用結構因素來解釋。
納入 | 排除 | |
強調
|
家母長制 Maternalism |
疏離權威 Distant Hierarchy |
淡化
|
情感關係 Personalism |
工作關係 Business Relationship |
Bourdieu認為社會施為者的資本結構以及資本總量,決定了他在社會階級空間中的位置(引自Bonnewitz,2002,頁74)。他用一個座標圖來表現社會位置空間,其中縱軸為資本總額,橫軸則為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如圖:
Maxwell(2005)提出一個質性研究設計的互動模型,認為研究設計沒有一個固定的起點或僵化的步驟,強調不同設計組成之間的互動關係。研究設計的組成有五個部分:研究目的、概念架構、研究發問、研究方法、效度。他們既不是線性也不是循環的關係,而是彼此相互影響。
Rubin(1984)使用兩個同心圓來凸顯異性戀霸權對於性的控制。內圈的圓表示正常、主流社會可以接受的性;而外圈表示變態的、在私密空間中的性。
人文地理學家Dovey(1985)指出一般家的意義的理論,視家為安全的堡壘、個人價值的反映、社會地位的象徵等,過於靜態。無法處理秩序、認同、連結等形成的動態過程。他認為這些過程應該是辯證的(dialectic),意指存在二元張力、互相定義、在互動過程中持續發展。
受到女性主義的啟發,Messner與Sabo(1990)認為發展一個非階層性(nonhierarchical)的理論有其重要性,他容許我們在概念化種類繁多的宰制形式時,不至於因為特別強調某一種而扭曲或忽視了其他種形式。車輪的意象一方面讓我們不至於偏重某一種宰制形式,另一方面又容許我們處理、促進變遷。
並非論文都要畫圖,為圖形而圖形並無助於提升論文品質;而一個好的圖形,則可以幫助讀者藉著圖像更加理解與掌握理論。
[提升研究品質的策略]
雖然研究方法繁多而殊異,底下提出相對比較一般性的、可以提升研究品質的具體策略。
(1)長期投入(prolonged and intensive engagement):投注足夠的時間在田野,以學習當地的文化;也就是要把自己的腳弄髒,用全身的毛細孔來呼吸當地的氣息。經國長期深入的參與,研究者可以蒐集到各種不同而深入的資料,就不會過度依賴猜測,甚至可以直接在田野中測試各種猜想。
(2)建立信任關係(building trust):信任關係是經由互動逐漸發展的過程,研究者要透過溝通、行動來表現,讓當地人知道研究者把他們當作主體,而不是提供資料的工具;田野的利益應該優先於自身的利益;尊重田野的主體性,而不把外在理論強加之上。
(3)三角檢測(triangulation):蒐集多重資料來源(對同一事件蒐集不同的資料)、使用多重方法(同時操作不同方法)、團隊合作研究(由不同的研究者進行訪談、分析)。
(4)詮釋循環(hermeneutic circle):詮釋循環從四個不同的觀點著手:1.現象的整體與其部分的關係。2.此特定現象(部分)與其關聯現象的關係(整體)。3.涉入此現象的行動者(部分)與其所處生活世界(整體)的關係。4.社會行動者所處世界(部分)與更大文明(整體)之間的關係。在詮釋的過程中,詮釋者要尊重現象的自主性(autonomy),與現象達成最可能的熟悉性,尋找最合理(maximally reasonable)的詮釋。並且不斷修正與反省先前理解,結果對於社會現象的理解同時指向了自我的了解。
(5)搜尋並分析異例(deviant case analysis):除了找尋支持自己的資料,也要尋找各式不同的案例,來挑戰自己的先見。
(6)找人唱反調(playing devil's advocate):找一個與研究沒有利害關係的同儕,扮演唱反調的角色,來找出自己的盲點。
(7)研究對象檢核(member check):研究者可以將研究的初步分析與結果(也可能是逐字稿),在正式出版前,給田野的研究對象檢視。如果對詮釋有不同看法,則可以將田也提供的意見當作進一步的資料,進行下一次的詮釋循環,已提出修正(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都不具有絕對的優先性)。
(8)研究歷程檢核(the audit trail):近來學術界鼓勵撰寫反省日誌,除了描述研究者在田野中的互動過程之外,也能討論研究過程中從猜想、推理、形成新概念、找證據支持等演變的歷程。如何撰寫研究歷程檢核以提高研究的品質,請參考Rodgers與Cowles(1993)。
留言列表